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来源:校园文化 2021/12/13

12 .13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 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

   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我国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铭记历史 · 勿忘国耻

   正如同美国人民不会忘记珍珠港事件,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为抗战所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也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如果日方想深刻反省、真诚道歉,无论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是‘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或是‘731’部队遗址,中方有很多场所可向其开放。亚洲邻国也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提醒日本乃至国际社会,二战期间加害国对受害国所犯罪恶不容遗忘,历史不容篡改。

见证者正在凋零,但真相永远不应沉没!


   国之典,民之情;国之殇,痛之切;道之存,法之然。国家公祭日,是重温,更是唤醒。“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在人类历史上,血腥屠杀并不罕见,许多民族都和中华民族一样历经浩劫,再度复兴,这也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叙事。

日本罪行,罄竹难书

 轰炸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死难者多达30万。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也遭受了侵华日军长达6年零10个月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重庆大轰炸”造成逾32000人直接伤亡、6600人间接伤亡。大轰炸造成的灾难之深重,在二战期间和整个人类战争史上创下纪录,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惨痛的牺牲和巨大损伤。

杀人竞赛

   1937年11月,日军由淞沪战场向南京侵略,有两名杀人成性的日军少尉,丧心病狂,提出进行灭绝人性的“砍杀百人大竞赛”,以谁先杀满100人为胜利。

他们都是凶残的日军第十六师团中片桐部队里的下级军官。一个叫向井敏明,26岁,任炮兵小队长;另一名叫野田毅,25岁,是富山大队的副官。

吾辈当自强

   烽火当年,血染金陵,万众同悲悼冤灵;警钟鸣,此际忆国殇,千秋大业现光明。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奋斗的行动。在深切感触民族沧桑与悲痛的同时,作为老员工的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担当面前义不容辞,在奋斗路上永不停歇。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时刻保持只争朝夕的劲头,做到困难面前不低头、挫折面前不气馁,顽强拼搏,直面挑战、矢志不渝;始终保持不懈奋斗的坚韧,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书写人生华章。砥砺精气神,担起大道义,用智慧和力量去奋力开创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